回首改革路 傳承測繪情
他1977年從部隊轉業至江蘇省測繪局測量二隊從事野外數據采集工作,至2015年退休,從事測繪工作近40年;他作為改革開放40年時代變遷的親歷者和見證者,為祖國建設揮灑青春和熱血,為測繪事業奉獻赤子之心。在舉國掀起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熱潮的日子里,筆者走訪了這位老測繪——宋建鄴,聽他講述他親身經歷的令人難忘的測繪故事。
初識不知測繪意 歷經磨煉成行家
“我參加工作時不太了解測繪是干什么的。那時正值改革開放,為了搞經濟、抓生產,各地的地圖需求很旺盛,但局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,江蘇仍有很多無圖區,只有解放前的一些粗略的手繪圖稿。而且,當時我們的設備很落后,人員水平也參差不齊,所以,第一代1:1萬基礎測繪地形圖制圖幾乎是從零開始的。那時我們是4人一組,1個人觀測,1個人記步,1人選點,1人扛標尺,4人相互配合,一個小組只有一輛自行車,那一張張圖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,別說電腦了,連計算器都沒有,經常是通宵打算盤或者手寫計算來復核白天測量的點位。遇到數據誤差偏大,第二天還得補測。我和3位同事整整干了50天才完成第一幅圖。看到成果時,我很高興,很有成就感,對測繪的了解也更進了一步。”老宋說。
“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鹽城大豐,為了測繪幾條溝渠中間的一個碎步點,一個老同志在田埂上來回繞了1個多小時。”老宋說,當時剛參加工作的他,真不理解為何這一個點就要耗費1個多小時。“后來,我才明白,每個碎步點都是反映地形的重要組成部分,還真是‘一個點都不能少’。”緊接著他們又遇到一條大河,需要在河對岸打一個點,當時沒有船也沒有橋,一位老同志二話不說,一只手頂著測繪儀器,一只手打水,掙扎著游到對岸,爬上岸用手抹把臉,就開始測點。徒手扛著儀器游過河流,萬一發生險情,后果不堪設想。這兩位老同志身上那種嚴謹的工作態度、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,給當時年輕的宋建鄴帶來很大震撼,他也因此對測繪這個行業充滿了敬意。
40年的測繪緣,老宋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測繪行業的發展變遷,科技一直在進步,國家一直在快速發展,他也從一名年輕的解放軍戰士,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測繪人。
肩扛標尺心志堅 不懼艱險繪江淮
老宋告訴筆者,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在野外吃飯是最大的問題,那時候江蘇也遠不像現在這么發達,測繪隊員們只能自帶干糧和水,或者走到哪里就到當地老鄉家搭個伙,臨走時給老鄉糧票和錢。老鄉也很淳樸,很多都不收糧票。
在野外作業,有旅館就住旅館,那個時候的旅館就是大通鋪,1毛錢1晚,衛生條件很差。即使這樣條件的旅館,很多地方也沒有,只能找老鄉家借宿。更艱苦的是到荒山野地里測繪,有時一干就是幾個月,期間根本沒辦法洗澡。“那種滋味,現在的年輕人難以想象。當時,從蘇北駐地坐長途車回南京需要耗費一天時間。有一次,測區領導安排我去兄弟單位送資料,我在蘆葦蕩里迷了路,又冷又餓,一直跑到天快黑了,才碰到一位好心的老鄉把我領出來。”老宋說:“雖然我在外業工作的時間不算長,但這段經歷為我后續的工作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,特別是老一輩測繪人那種細致嚴謹、堅忍不拔的工作作風,讓我受益無窮。”
據老宋回憶,當時江蘇局系統共有近600人,從1977年到1986年,用了近10年時間,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,才最終完成第一次覆蓋全省的1:1萬地形圖測繪。
如今,經過40年的深化改革、開拓奮進,江蘇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實現騰飛,統一監管能力不斷提升,基礎測繪工作穩步開展,地理信息服務保障水平持續提升,產業發展呈現集群集聚發展態勢,為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手握尺筆匠心描 字字珠璣躍紙上
伴隨著改革開放,測繪事業經歷了從傳統模擬測繪的小筆尖、玻璃棒、曲線筆,到數字化測繪的計算機、繪圖儀,再發展到信息化測繪的信息系統、云平臺的巨大變遷。
據老宋介紹,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江蘇局都是人工制圖,技術要求很高,一張全省地圖上有上萬個注記,這些都是靠人用小筆尖一筆一劃寫出來的,非常艱難,工作效率也低。直到1992年,江蘇局才引進第一臺計算機,老宋使用的第一臺電腦的內存才6MB。2000年左右,計算機制圖時代來臨,實現了測繪工作從手工到計算機制圖的大變革。早期繪制一幅1:1萬地形圖需要投入很多人四五十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,僅需一個人一星期左右就能完成了。
改革開放40年,江蘇測繪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看到那么多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進入測繪這個大家庭,老測繪宋建鄴打心眼兒里高興。他請筆者向年輕的測繪人轉達一個老測繪的心里話:“干測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工匠精神,因為我們在圖紙上、電腦上的一筆一劃,都關系到國家的主權和利益。嚴謹的工作態度決定了事業發展的高度,對每個生產工序都必須一絲不茍,對成果質量要精益求精。另外,干內業的年輕人要爭取跑幾次外業,測繪外業是個鍛煉人意志品格的大熔爐,雖然我干外業的時間不長,但對我的成長很有益處。只有在外業實地調繪過,才能真正達到測繪內外業無縫銜接的境界,才能切身感受到測繪祖國壯美山河的那份光榮和自豪。”
更多相關
徠卡MS60全站儀在冰雪世界的掃描與建模
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始創于1999年,至今已經舉辦了20屆,在過去的二十年,這里涌現出來一系列的經典作品:五福塔、斷橋賞雪、蘇州印象、天朝鑾軒……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米蘭教堂、古羅馬斗獸場、歐式...
千尋cors、千尋知寸升級版即將上線,兼容5星16頻!
北斗三號“收官之星”再過幾天就要發射了,全球組網在即,千尋位置的產品也會兼容北斗三號的衛星數據嗎?答案:會! 千尋位置將對千尋知寸(FindCM)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進行升級,在接收初始衛星觀測...
千尋CORS如何做到“每秒服務百萬用戶”
千尋CORS特別“穩”,用過的人都知道。撐起千尋服務穩定性的,是一項名為“高并發”的技術能力。 什么是“高并發”?“高并發”是指大量用戶(終端)的快速接入。對于網絡平臺而言,如果不具備良好的高并發處...
如何使用全站儀進行導線測量?全站儀導線測量步驟
使用全站儀進行導線測量,通常用于建立和復測大地控制網,如建筑放樣、道路施工、地形測量等。南京環球測繪為您詳解全站儀導線測量基本步驟!以下是全站儀導線測量基本步驟:1.準備工作:-確定測量路線:規劃...
2019年科力達測繪儀器全國戰略合作聯盟峰會舉行
2019年科力達全國戰略合作聯盟峰會在廣州舉行,時值科力達成立十五周年之際,會議現場高朋滿座,回首十五載春秋,全面布局,合力共贏2019。南方集團創始人、總經理馬超,南方集團副總經理馬然,北京三鼎...
一文讀懂我國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
建設現代測繪基準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——李維森就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與應用答記者問 《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(2015-2030年)》明確提出了我國基礎測繪發展的主要任務——加...
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發展
基礎測繪作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立業基礎,在新修訂的《測繪法》中進行了明確定義:“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,進行基礎航空攝影,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,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、影像圖...
全世界地基增強系統(cors)盤點
“地基增強系統,是獲得高精準衛星定位信息的基礎。通過RTK差分技術,地基增強站能夠輔助修正衛星信號誤差,提高定位精度。世界各國競相發展地基增強系統,以滿足各行各業對高精度位置的需求。” 美國國家...